首页·Home

创业:新中国工业题材宣传画展

创业:新中国工业题材宣传画展

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拥有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目标。然而,无论是今天已有的成就,还是对“新型工业化”的展望,都基于1949年以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几代工业人的不懈奋斗。宣传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和物质遗存,无疑记录了新中国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工业实践、美学特征与政治理想。

 

本次展览按照主题和时间分为三个单元:“到新工地去”(1949—1957)、“为钢铁而战”(1958—1963)、“原油滚滚来”(1964—1977)。它们分别对应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三个“工业-政治”象征 :“工地/工厂”、“钢铁”与“石油”。也就是说,这三个符号既是实际工业建设中最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工业产品,也是新中国不同阶段工业化政策(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大炼钢铁、工业学大庆)与现代化理想的物质载体,同时还是工业宣传画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视觉形象。

 

在作品风格上,新中国十七年的工业宣传画并存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宣传画的借鉴,表现为以人物半身像为主要形象,并配有宣传标语,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感召力;一种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本土艺术的视觉经验,例如对延安木刻、“新年画运动”、民间艺术形式的吸收,作品生动活泼,为人民所喜闻乐见。而在1960年代中后期,宣传画创作出现了一种将前两种风格整合和改造的新样式,即追求一种光亮、鲜艳、程式化的“舞台”效果。

 

从审美角度来讲,新中国工业宣传画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范式与价值。自18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形成了一种对工业社会批判的传统。因此,工人、工厂、工业产品、工业城市等题材往往是以异化、堕落、冷漠的负面形象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然而,在计划经济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新中国,资本主义消费空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生产空间,摆脱剥削的工人阶级劳动热情高涨,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生产力被视为一种乐观、积极的现代化力量……进而,工业文化在社会主义文艺中获得了正面价值。新中国的工业宣传画也因此呈现出一种社会主义审美现代性。

 

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一个国家全方位的扶持,它也必然体现国家的政治意志。新中国工业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比如“鞍钢宪法”、“群众科学”、“大庆精神”等等,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理想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本次展览以“创业”为主题,不仅仅特指新中国现代化工业体系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创业历程,同时也展现了新中国在政治、文化、艺术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在地性实践历史。最后,谨以此展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李庚坤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20-2029 开云体育网址登录入口美术馆

Copyright © 2020-2029 SCFA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